这是在做啥猎毒人爬上枇杷树检验农药残
2023/5/19 来源:不详毒品和毒物
就像在森林中潜行的动物一般
隐蔽在随处可见的大树下
平时看不见,突然出现的时候
便是惊天动地、血雨腥风
如何发现它们?
这就需要“猎毒人”的专业知识、敏锐嗅觉
以及丰富多变的检测手段
今天,新警事儿就带你走近一位“猎毒人”
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
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民警刘缙
听听他的故事
年,从警后在派出所工作了4年的刘缙进入刑侦支队,从事现场勘查、毒物毒品检测及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
这位年出生的年轻民警具有法医毒物分析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协助破获了全国首起“犀牛液”专案,还牵头创建了上海基层分局首家通过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毒化专业实验室,并作为上海公安系统唯一受邀参加第十届亚洲法庭科学年会的民警全英文演讲。
年轻的“猎毒人”,
时刻紧盯猎物,
随时准备出击!
没有中文记载的“假药”
时间回到年4月。金山分局象州路派出所送来一支被称为“犀牛液”的疑似“假药”,包装袋上没有厂家,没有加工地点,更没有成分。
“这样的药物肯定有蹊跷。”刘缙采用自己设计的一套方法,检测出液体中含有一种不常见的、容易被忽视的特殊毒物。
得出这一结果后,上海警方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
刘缙作为专案组成员,随队直捣位于河北的制毒现场。在那里,他和战友们一起在现场查获了另一种当时尚未掌握的液体状物质。
“这些物质中的化学成分很容易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必须尽快确定。”刘缙连夜带着这一不知名液体返沪,抓紧进行化验分析,果然发现另一种毒物成分,为持续深入侦查这一案件提供了线索和证据。
案子破了,刘缙还不满足。
“新型毒品发展很快,对有些特殊毒物、毒品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这起案件中,刘缙一直没有查找到相关的中文文献,于是,他结合实际实验撰写了全国首篇关于“犀牛液”相关毒品成分的论文。
刘缙的专业能力在民警中口口相传,不少派出所邀请他讲授相关知识。他利用分局兼职教官的便利,向全局民警普及涉毒知识,引导大家利用毒化检验技术服务打击破案实战。
从枇杷树开始的实验
让刘缙有信心撕破各类毒物、毒品的伪装,竟是源于分局大院里的枇杷树。
年开始,刘缙牵头筹建金山分局刑侦支队的毒化实验室,同年年底建成试运行。
然而,实验室建成伊始,一个月都收不到一份检材。没有检材就无法开展实验,不能测试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也无法让一线办案部门直观感受毒化实验对于破案的作用。
刘缙把目标瞄准了分局大院内一株株长势喜人的枇杷树——枇杷树上的果子有没有农药残留?通过检测枇杷是否有农药残留,可以测试实验室检测农药的水平,也可以为日后的案件检验积累经验。
经过实验检测,枇杷上有很少量的农药“五氯硝基苯”。结果一出,金山分局“轰动”了。
刘缙再接再厉,陆续通过多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检测各种常见食物的农药残留,同时将检测过程结合公安实际案例,写成的学术论文在国家级权威期刊《刑事技术》刊发。
初步的尝试让刘缙信心倍增,他开始主动联系各派出所,指导侦办案件过程中可疑物品的发现和送检。
也正是在这时,“犀牛液”被派出所一线民警送到了刘缙手中。
随着工作推进,刘缙有了个大胆的想法:金山分局毒化实验室,能不能通过CMA资质认定?
有人笑他“痴心妄想”,有人劝他:“全市没有一家分局的毒化实验室能够通过CMA资质认定,你一个远郊分局的急什么?”
然而,刘缙有股“痴”劲。在分局的支持下,他用一个个准确的检验结果、一串串精确的检验数据,赢得评审专家组的认可,实验室于年12月获得CMA资质认定,成为全市唯一通过CMA资质认定的公安分局毒化实验室。
对工作的这股“痴”劲,甚至蔓延到刘缙的生活中。别人家爸爸带着孩子学英语、逛游乐园,刘缙的一双儿女则熟读化学元素周期表,喜欢在家和爸爸一起做实验。刘缙从超市买来紫甘蓝,榨汁后分别倒入白醋、牛奶和肥皂水里,孩子们看到白醋变成深粉色、浑浊的肥皂水成了蓝色、牛奶成了淡紫色,惊奇无比。
刘缙说,希望用科学的滋养,让他们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
(转自:新警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