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坏习惯是中年人的天敌,为了健康要改掉

2023/5/16 来源:不详

这些坏习惯是中年人的天敌,为了健康要改掉!

戒掉冷饮

中医认为“胃肾喜温不喜凉”,冰冷食物对胃伤害大。人体的气血、五谷营养,都要靠脾胃来吸收运化,同时靠肾脏排除人体代谢毒素,所以保护好脾胃和肾脏。

再者寒凝经络,常食寒凉之物,寒邪稽留经络,则经脉阻滞,常见腰膝、肢体、关节疼痛,此类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疼甚。

不吃过甜

中老年人因胃肠功能渐弱,多食蔗糖类甜食会腹胀气滞,不利消化,影响食欲及营养的正常吸收,形成慢性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而削弱体质;摄入蔗糖过多与摄入高盐、高脂肪一样会导致肥胖、血管硬化,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不吃过咸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研究说:吃盐过多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全球每年约万人因此死亡。

盐摄入过多,还会使肾脏分泌的肾素增加,可激活体内的血管紧张素,让血管紧张起来,引起收缩,血压岂能不高?

所以,肾脏病、肾功能不好的人、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高血压患者,不能多吃盐。除此之外,健康的人也不要经常吃过咸食物,会使体内水钠储留,心、肾负担加重,伤及脾胃,诱发高血压。

不吃过烫

过烫饮食是导致食道癌等消化道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因为饮食过热,会损伤、刺激食道黏膜上皮,让溃疡、炎症等在食道扎营,长期刺激下将诱导组织恶变。

为此,建议大家每餐吃食的时候不要太烫,尽量以70°以下进口比较合适。60~70℃煮牛奶、70~80℃泡茶、50~60℃冲蜂蜜、70℃炸海鲜比较合适。

不吃过饱

人们喜欢说“吃饱撑着”,实际上,吃太饱真的会撑出病:“三高”、大脑缺氧、缺钙等等。俗话说:“要想身体好,三分饥与寒。”

建议吃饭时,每一口饭菜都嚼个26下,把吃饭速度控制下来的同时,充分调动了人体的味觉器官和消化系统,并给脾的运转吸收留下充足的时间。

中年人健身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热身,一定不能马虎

健身不热身,抓起铁来就是干的,恕我直言,都是愣头青。

对于中年人,肌肉、关节以及心肺机能,不能与年轻人同日而语。倘若受伤,伤后的恢复效率也是大不如前。因此训练前的热身就显得尤其重要。

所以在训练前,一定要预留5~8分钟进行热身。对于小白们,哪怕在跑步机上慢跑上十分钟,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热身方式。但如果您需要更多的接触一些大重量的器械或者高强度的运动,在热身阶段,您就需要尽可能的确保每一个需要用到的肌肉和关节都已经拉伸开来了。

优先力量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和体能会逐渐衰退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主张着重力量训练,主要有三点好处。

首先,力量训练可以塑造身材,动不动就驼背怎么能行!?

其次,力量训练还能改善和身体机能,防止年龄增长后跌倒和受伤骨折的危险。

另外,力量训练还有助于增加新陈代谢,增加内啡肽的释放量,产生乐观的情绪(应对中年危机...)

充分的恢复时间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休息和睡眠。

上了年纪以后,身体恢复能力明显不如以前,特别是连续几天的高强度训练后,你会明显感到精力不济,白天工作打不起精神。

倾听身体的反馈:如果您觉得疲倦,不妨趴下小憩片刻。如果片刻小憩不够用,不妨晚上少玩一会儿手机,早点上床睡觉当乖宝宝。

另外,连续几天不停歇的过度训练也是不提倡的。怎么说减肥和增肌也是一项大工程,越练越累,是很容易半途而废的~在训练间规划、穿插休息时间,才能做到可持续性发展的说~

养成运动习惯

比起勤奋努力,以至运动过度的健身爱好者,没有良好健身习惯的人会占到更大一部分。

良好的运动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养成。我们不妨从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开始,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运动目标,用运动充实自己的生活。比如说跑步五公里,游泳半小时,一节普拉提等等。

一段时间下来,当你养成了运动的习惯,你会发现生活里不再只有工作和家庭。中年危机?更年期?还是留给其他人吧~

常喝它养肝护肝不伤身

1.多喝柠檬水。

水有助于加快新陈代谢速度、排出体内的杂质与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每天起床后就先喝一杯温的白开水,它可以唤醒全身的机能。美国肝病专家彼得·克雷默博士建议:可以尝试在水中加入柠檬,柠檬的酸性可以促使肝脏生成胆汁,有利于身体排毒。每天喝8~10杯,每次毫升即可。

2.常吃紫甘蓝。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甜菜、萝卜、卷心菜、紫甘蓝和芝麻菜等,或是含有硫元素的蔬菜,如洋葱、大蒜、花椰菜,它们都可以增强身体的排毒功能。每天吃两份十字花科蔬菜就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3..远离酒和药。

酒精对肝脏功能极为不利。有肝损的人一定要戒酒。另外,不少人身体不适时,习惯到药房买非处方止痛药来吃,但这类药物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经过肝脏代谢后,可能产生部分有毒代谢物,使肝脏受到损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